登录 用户中心() [退出] 后台管理 注册
 

热门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时间 [空闲的时间来此坐坐:)] >> 军事文摘 >> 主题: 回鹘原来是在唐安西四镇时来到新疆这里的
标题 回鹘原来是在唐安西四镇时来到新疆这里的
clq
浏览(2159) 2015-09-03 22:55:59 发表 编辑

关键字:

回鹘原来是在唐安西四镇时来到新疆这里的

由于政治和民族的原因,当今的国家官方环境基本避谈新疆相关的历史. 我曾经看到 baidu 的某个问答中维吾尔同胞问有关自己的历史(他们自己显然也不太清楚),回答者一番讲解后
认为他们是突厥人后代,并说了突厥人的当今主体就是土耳其.然后这位维吾尔同胞感谢他让他明白了自己祖先的历史. 但是实际上维吾尔的祖先实际上是回鹘,维吾尔现在新疆占主体
一直比较让大家奇怪,甚至象上面那位同胞一样自己也不太清楚.这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政府因为民族团结的原因不愿太过具体讨论,只是说大家都是中华民族之类的大道理.其实细
说来也没那么要紧,明明白白其实反而更利于团结,遮遮掩掩反而容易让流言趁虚而入(zf遮遮掩掩是种减少麻烦的习惯了倒不是专门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学历史书都知道新疆就是古代
的西域啊,都没说到维吾尔族啊,就算后来不是西域了,不是辽金蒙古之类的北方民族占领的吗?康熙王朝不是还在这里灭了蒙古噶尔丹吗? 感觉清朝时那里还住的是蒙古人那.

即使象我这样对历史比较爱好兴趣的人也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直到后来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回鹘帮助清朝灭蒙古,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好处. 这时才算比较明白. 今天偶然看了一下
唐历史的书才又发现,传统的西域各国是在唐太宗时被李世民灭掉的,代替的就是唐安西四镇,后来唐在各种斗争历史中被回鹘占领了,从历史上说这时候应该是维吾尔族最早大规模进入
这一地区吧. 但回鹘应该接近蒙古鲜卑,为什么听说他们的语言接近土耳其哈萨克语呢? 从外貌上看他们明显不一样嘛. 好吧先列一个网上说他们语言接近的证据,反正我是不懂,不过
维吾尔兄弟自己肯定是懂的嘛,所以列出来还是有意义:
我爱你
  ben seni seviyorum 土耳其语
  men seni sevirem    阿塞拜疆语
  men seni süyemin   哈萨克语
  men seni suyom     吉尔吉斯语
  men seni suyarman 鞑靼语(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
  men seni sevaman  乌兹别克语
  men sini söymen   维吾尔语
  。。。。。。。。 等等等等语言(现代的突厥语里面 土耳其等很多国家已经使用拉丁字母拼写 而哈萨克斯坦使用西里尔字母拼写 中国境内维吾尔语 哈萨克语则是沿用了阿拉伯字母拼写他们的文字 )

这个现象的原因应该不是民族而是宗教,因为历史上阿拉伯长期企图进入这一地区,伊斯兰教长期在这一带流行,甚至象本来是汉人的都有很多信了--我们都知道那就是回族兄弟啦.还有
很多蒙古人据说也是这种情况(好比现在很多广东人说普通话,很多北方人去南方说广东话,出国说英语...本来为了交流后来很多华人就基本只会说英语了...). 这就好比壮族人的壮话据说
也有很多和越南话相同的发音,但是显然不会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壮族人会认为自己是越南人(实际上这些发音据说和某些泰国话相近,其实没什么,以前大家住得近嘛). 实际上再看看历史
我们就会知道回鹘不但不是突厥人,反而是在历史中他们打败了突厥人使突厥人远走西方建立了土耳其. 据说 "维吾尔" 这个词语是来自苏联研究本国民族时带到中国国内来的,不过
就算是事实,这个名称显然演变自 "回鹘" 的发音,至于具体演变轨迹因为各种原因(并不完全是政治原因,历史脉络本身也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我们暂时是不知道.

另外作为一个从小就有很多壮族朋友的人来说我们从来不觉得彼此之间有什么民族矛盾,大家"愤慨"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就是腐败啦,当官的什么什么啦... 哪有互相指摘民族之类的. 说实话
用民族差异来指摘对方从理智思考的角度来说就很荒唐无聊,如果大家在相同的环境下相处是绝对不会有这种问题的,如果大家环境利益不同当然就会有矛盾. 比如我父亲就说他们
那个年代壮族是自己住一个地方,汉族是自己住一个地方的,经常打架... 但看看现在大家不是好得很. 所以这实际上是群体的利益不同造成的,本质上和所谓民族是无关的. 另外一个例子
就是清朝时广东地区地方之间的大规模仇杀就是清朝利用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矛盾挑起的,大家汉族人之间打得厉害都忘记满清的统治,反清复明什么的也没空想了...




clq
2015-09-03 23:09:51 发表 编辑

这里有篇文章可参考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3893f01000bog.html

 回纥汗国简史 (2007-08-11 20:09:22)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史料整理
 

回纥汗国简史

 

    回纥最初是一些居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袁纥、韦纥、回纥、回鹘都是维吾尔族的古称。其先民自北魏起称袁纥,隋时称韦纥,南北朝时期是高车族六大部落之一。从北魏到唐朝先后臣服于鲜卑、柔然、突厥。后来独立建国。唐初称回纥,中唐改称回鹘。回鹘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的拼音文字,字母数目因时代不同而有所不同,共约19-29个。书写初由右向左横书,后改为由上向下直写。今蒙古、满文字母,即由回统文字母演变而来。

 

 一.回纥起源:

    据回纥民间传说,回纥祖先降生在秃忽剌河(土拉河)和薛灵哥河(今蒙古国色楞格河)之间一棵大树的瘿(囊状隆起的树洞)中,而今土拉河流入鄂尔浑河,鄂尔浑河又流入色楞格河,所以鄂尔浑河位于另两条河之间。表明回纥的起源地为鄂尔浑河流域。

 

二.高车与西迁回纥的关系:

    回纥原居于蒙古高原,回纥形成部落联盟始于隋代,发端于新疆一带的回纥诸部。后来又在蒙古高原建立回纥汗国。由此产生两个问题:回纥是何时迁到西域来的呢?西支回纥与高车是什么关系?

 

    据《魏书》卷103《高车传》所载:高车中既有六氏,又有十二姓之别,其区别安在?研读史料可以得知,回纥西迁与柔然西征叛离的高车副伏罗部有关:

 

    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高车之族,又有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干氏,七曰阿仑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

 

    参考其他史料可知,柔然是兼并高车许多部落才强大起来的;其属民主要是高车人。斛律、袁纥等高车六氏一直居於漠北,又称之为东部高车;副伏罗氏等高车十二姓则后来于车师前部西北建立高车国,厌哒也是高车的分支,比高车副伏罗部更早进入西域,并与当地的车师人、匈奴人混血,亦可谓之西部高车;而高车的原居地本在漠北,则发生东部高车与西部高车的分化必与柔然西征高车有关。其中已有十二姓受召参加了西征,占全部高车的三分之二部众后来都已定居西域。

 

    另据《北史》卷99,铁勒传记载,正是北朝时代,西域操西支阿勒泰语的铁勒部落突然增多,铁勒实际上就是丁零的异译,原居地也在漠北,此一变化显然兆示著这些西徙的铁勒部落也是作为柔然从征劲旅而在西域定居落户的。

 

    公元487年[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柔然可汗豆仑准备南侵北魏,向高车部征集兵马。高车部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多次向豆仑提出劝告,豆仑不听,一意孤行。阿伏至罗与族弟穷奇联合,率众十万多户脱离柔然西迁,迁到乌鲁木齐一带建立了高车国家,将更早西迁的高车分支之一厌哒驱逐至中亚地区。 公元六世纪初,柔然可汗丑奴大举进攻高车,弥俄突战败被杀,高车人纷纷逃入厌哒,厌哒王送弥俄突之弟伊匐回国,高车重整旗鼓,进攻柔然,柔然的新可汗婆罗门大败,逃奔凉州,投降北魏。高车在西域立足后成为后来铁勒的西支,因高车多次打败柔然,西支高车中必然有袁纥部落的分支;高车诸部的东支仍留在漠北。南北朝近二百年之久的期间,厌哒、高车、柔然、北魏四强激烈争夺西域,形成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大量进入西域,为隋唐时期的铁勒广泛分布造就了历史条件。

 

    突厥兴起,韦纥与漠北敕勒部落同属九姓铁勒,突厥兴起后包括回纥在内的铁勒诸部全部臣属于突厥。突厥起家的本钱就是兼并了新疆一带的高车部落,实力大增,进而灭亡柔然,建立突厥汗国。由此可见,历史上的突厥、铁勒都有东西分支的现象,起源于高车的东西分支,根源于柔然对高车的征伐,并与蒙古高原诸游牧民族逐鹿西域有直接关系。

 

三.回纥部落联盟的开端

    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回纥西支利用西突厥被隋朝打败的形势,与仆骨、同罗、拔野古等各部联盟,正式以回纥命名,并推举菩萨为最高军事领袖“阙俟斤”。铁勒中的另一支薛延陀在漠北建立汗国。回纥东支依附于薛延陀。

 

    回纥内外九部的区分:回纥本部由药罗葛、胡咄葛、咄罗勿、貊歌息纥、阿勿嘀、葛萨、斛嗢(wa)素、药勿葛、奚耶勿9个部族组成的联合体,通常称内九族,总称九姓回纥。

 

  公元646年,回纥又吸收契苾部,到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又收并拔悉密、葛逻禄两部,通常叫外九族。加上后来参加联盟的阿跌部,称为十姓回纥。九姓回纥时有兵五万,人口共十万。据唐代文献载,646年(唐朝太宗贞观二十年),回纥首领吐迷度联合其它部落击败旧日盟友薜延陀部,势力更为强大,吐迷度开始自称可汗。始分为内九族的外九族,内九族又称为“九姓回纥”,外九族又称为“九姓乌护”、“九姓乌古斯”。 

 

    回纥兴起于唐太宗时代。回纥的首任酋长是时建俟斤。回纥部落原来没有固定的酋长,南有东突厥,西有薛延陀,既受突厥的残酷剥削,又受薛延陀部落的骚挠抡掠,回纥人为了摆脱被奴役的痛苦,公推酋长时建俟斤的儿子菩萨为首领。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回纥、薛延陀、拔野古等部叛离东突厥。东突厥伐之,使回纥名声大振。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回纥向唐朝朝贡。回纥与薛延陀两部称雄漠北。

 

    629年薛延陀建牙帐于郁督军山,其首领夷男被唐朝封为真珠毗伽可汗。回纥隶属于薛延陀汗国。

 

    630年(唐朝太宗贞观三年),回纥联合邻近的薜延陀部,共同进攻突厥。在战斗中,菩萨的的5000之兵大败突厥10万之众,一直追击到东突厥牙帐所在地郁督军山(杭爱山东支)。回纥在唐朝大将李靖的协同下,终于推翻了东突厥的统治。此时菩萨去世,回纥部又推举菩萨的继承人吐迷度为首领,从此九姓回纥确定了以药罗葛部为首领的世袭制度。

 

    吐迷度是回纥杰出的政治家,回纥的强大发祥于吐迷度。公元646年,吐迷度统率仆固、同罗、思结、阿跌等部落大败薛延陀的多弥可汗。灭其国占其地,自称可汗,设置百官。

 

    回纥灭薛延陀是乘其内乱和反叛唐朝,在唐将李勣出兵讨伐时乘机灭掉薛延陀的,他怕自己会像薛延陀一样在短期内跨台。于是带领回纥各部落首领朝见唐太宗,请求在其统治区内设置唐朝官吏。唐太宗很高兴地接受了他的请求。唐太宗李世民封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统领所属各部。唐朝在其占领区设立了六个州,七个府,在回纥本部建立了瀚海都督府(即将以前的燕然都督府改名移来),统冶漠北铁勒、突厥诸部府州。辖境为今蒙古国及西伯利亚南部一带,从此回纥与唐朝的交往更加密切。

 

    吐迷度死后,他儿子婆闰继位,唐朝又任命他为右卫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公元649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东侵庭州,他又派出五万骑兵,协助突厥将领阿史那社尔和契苾部落首领契苾河力击败贺鲁,收复庭州。657年,婆闰又亲自带领回纥骑兵数万跟随唐将苏定方远征贺鲁,在额尔齐斯河一战,多亏回纥骑兵两翼奋击才大获全胜,为平定西突厥创建了奇功。

 

四.回纥汗国的创建 [744]

    骨力裴罗是回纥汗国的创建者。唐玄宗时,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东征奚(  )、西破拔悉密,黠戛斯,葛逻禄,自称骨吐禄毗伽可汗,于公元744年将牙帐建在郁督军山,正式建立了回纥汗国。疆界东起辽东、西到阿尔泰山、南到长城,北过贝加尔湖,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此后,凡回纥新可汗即位都要取得唐朝的册封。

 

    怀仁可汗领导下的回纥攻灭后突厥帝国中获得了决定性胜利。公元734年,后突厥默棘连可汗被手下一个大臣用药毒死,后突厥陷入内战。其子刚继位不久就去世了。后来继位的可汗年幼,靠其母辅政,741年也被部下杀死了,回纥、葛逻禄、拔悉密各部乘机起兵。744年,拔悉密人将后突厥乌苏米施可汗杀死,并把首级送到长安,当时拔悉密大有吞并后突厥的势头,但因力量过分薄弱而遭到失败。回纥人在葛逻禄部的帮助下获得了最终胜利。745年怀仁可汗攻灭后突厥汗国,杀死后突厥最后一位可汗——白眉可汗,将其首级献到长安。

 

    此后回纥汗国取代了后突厥汗国,并延续了近一个世纪(744——840)其间从未对唐朝的边界形成危胁,与唐朝的关系日益加深。回纥浑部人浑碱世代为唐朝将领,在为唐朝平定叛乱中多建大功,官至副元帅,检校司徒,兼中书令。

 

    怀仁可汗是回纥汗国的开国君主,其后较为著名的有摩延啜可汗(745—759)、登里牟羽可汗(759—780)、骨吐禄可汗(780—789)、忠贞可汗(789—790)怀仁可信(795—805)、毕伽可汗(805—808)、保义可汗(808—821)、崇德可汗(821—824)、彰信可汗( 824—839)、磕飒可汗(839—840)。公元763年,回纥牟羽可汗从洛阳引进了四名摩尼教僧侣,从此,回纥人就信奉了产生于中亚,从古老的波斯拜火教发展而来的摩尼教。

 

五.回纥汗国与唐朝的后期关系 [安史之乱后]

    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出逃,长安陷落,当时摩延啜可汗(汉名葛勒可汗)听到消息马上派使者到灵武向刚刚即位的唐肃宗李享提出帮助唐朝平定叛乱。757年,葛勒可汗派儿子叶护,将军帝德率精兵5000,战马万匹,与唐将郭子仪合兵收复了长安。唐代宗时回纥浑部人出身的唐将浑碱跟从郭子仪击退吐蕃对唐朝的袭扰,唐德宗时又在朱纰叛乱中保护德宗,坚守奉天(陕西乾县)。次年(784年)又与李晟等共同收复京师平定叛乱。回纥在打击后突厥的长期战争中充任主力,在安史之乱等平叛中又再立大功。

 

    唐朝为了巩固与回纥的亲密关系,前后将五个公主或妹妹嫁与回纥可汗,回纥可汗也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唐朝皇子。唐朝与回纥可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朝以丝绸和茶叶等物品换取数以万计,在军事上,生产上十分需要的回纥马匹。回纥商人长期居住长安,内地的建筑风格也被移植到回纥汗国中,公主城、富贵城、可汗城等建筑群,成了蒙古草原上一道新的风景线。

 

    公元768年,回纥可汗经唐朝天子同意获准在湖北荆州、江苏扬州、浙江绍兴、江西南昌居住的回纥侨民中宣传摩尼教,并在那里设立了几个摩尼教寺庙。

 

    公元788年,经唐朝同意,回纥将族名改为回鹘,取“捷鸷犹鹘然”之意,即回纥人都如鹘鹰般轻捷勇猛。回纥可汗的都城建在蒙古乌兰巴托西部鄂尔浑河西和硕柴达木湖附近,又称翰拉朵八里或喀喇巴尔噶逊,这是是匈奴单于的龙庭与突厥可汗们的行营,也是后来成吉思汗王室首都和林之所在地。

 

    回纥与唐朝和亲与汉代与匈奴乌孙的和亲不同的是,唐代嫁给回纥可汗的都是皇帝的女儿或妹妹。回纥可汗共13位,其中有11位接受唐朝皇帝的册封。

 

    回纥汗国的怀信可汗和保义可汗也非常著名。怀信可汗即位于795年,在他即位前后,吐蕃与天山两部的葛逻禄及阿尔泰山北部的黠戛斯结盟联合对付回纥。怀信可汗即位后对吐蕃黠戛斯和葛逻禄展开反击。当时黠戛斯实力雄厚,有战士40万人,可汗也年青英勇。怀信可汗首领亲征黠戛斯,在阵前一箭射死了它的可汗,大败黠戛斯人。接着又大败包围北庭的吐蕃和黠戛斯联军,使回纥汗国的疆土向南收复了安西部护府(库车)。

 

    公元808年,怀信可汗死,保义可汗即位,吐蕃和葛逻禄又合兵进攻安西,保义可汗率兵救援,大败吐蕃,保义可汗又乘胜追击,攻下焉耆以西一百里被吐蕃占据的于术城,全歼敌人。接着又西征葛逻禄部,一直追击到真珠河(锡尔河上游的纳伦河)。后又攻打吐蕃一直追击到拔汗那国(即费尔干纳破洛那国,也即汉代大宛国),疆域延伸到中亚的腹地。此后回纥驻兵安西,北庭和伊犁以西的八拉沙衮城(巴尔哈什湖南),向各国各族派出监护使,监督政治和征收赋税,又仿照唐朝的制度,在天山南北的交通点建立驿站,传送军政文书和往来使者,保障了丝绸之路上商旅和使者的畅通。此后30多年中,西域一直稳固地掌握在回纥人手里。

 

六.回纥汗国的亡国及后事  [840]

    回纥汗国灭亡于公元840年。839年回鹘发生内乱,宰相安允合和王子柴革勾结阴谋篡位,被彰信可汗发觉后杀死。副宰相掘罗勿与王子柴革关系密切,这时带兵在外,听说柴革被杀,用300匹马为礼物向沙陀突厥借兵进攻可汗,彰信可汗兵败自杀,掘罗勿扶立王子盍马为可汗。这一年冬天,大雪不停,牛马冻死很多,回鹘缺少食物饥寒交迫,国势急剧衰落。黠戛斯的阿热可汗为父报仇,发兵十万进攻回鹘牙帐,杀死掘罗勿,回鹘四散,此前回鹘将军句禄莫贺痛恨掘罗勿和磕马及可汗,遂投奔黠戛斯请兵。黠戛斯10万大军在句禄莫贺的引导下,由北向南风暴般地横扫回纥汗国,立国百年的回纥汗国在天灾和人祸的双重打击下灭亡了。

 

     亡国后的回鹘部众分别向南、向西两个方迁徙。

 

    牙帐附近的13个部落在王子乌介的带领下,向南逃到内蒙古东南和山西北部唐朝边境。841年,南迁的回鹘部众拥立乌介为可汗,牙帐设在大同附近,尚有十余万人口,唐朝提出用粮食和衣物交换马匹,但乌介可汗拒绝了这一合理建议,纵兵掠夺党项,沙陀等游牧部落,甚至发兵围攻大同。843年,唐朝军队击败乌介可汗,乌介可汗逃往河北北部,几年后被部下所杀,其弟遏念被立为可汗,他率领的回鹘部众几经波折所剩无几。848年,遏念可汗为躲避其他游牧部落追杀,逃入山林,投靠室韦(契丹)。其余部众被黠戛斯追兵擒获。此后这支南迁的回鹘便销声匿迹了。

 

    牙帐以西的十五个部落在王子庞特勒的率领下向西域迁徙,来到巴里坤草原过冬。843年春天,他们正想继续西进,黠戛斯的大军攻取了安西和北庭向东开进,准备去进攻居延海周围的五个鞑靼部落,半路遇见西迁回鹘部众,一场冲杀,回鹘被冲散成两股。一股逃向东南的甘州(甘肃张掖),起先受吐蕃统治,后来积蓄力量逐渐强大,10世纪初已成为河西地区首屈一指的势力,这一部分回鹘被称为黄回鹘,又称“河西回鹘”、“甘州回鹘”,后来成为河西地方的土著。860年后定居在甘肃西部,10世纪时他们的势力范围东起灵州(宁夏灵武县)西至敦煌、玉门、安西一带,他们是现代裕固族的祖先。

 

    另一股由庞特勒率领,翻过天山,经过伊吾,向安西(库车)前进,一路收容了大批被黠戛斯打散的回鹘乡亲和原来归附于回鹘的西突厥斛瑟罗部落,声势大振,向侵占安西的黠戛斯主动发起攻击,收复了焉耆和龟兹等许多城市,庞特勒自称可汗,正式建立了安西回鹘国,又称龟兹回鹘。庞特勤死后,其国东支回鹘以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又称西州回鹘。西州回鹘公元9世纪西迁回鹘之一支。亦称高昌回鹘、北庭回鹘、和州回鹘、阿萨兰回鹘。其所辖东抵哈密、西至库车、南达于阗、北越天山。首府位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国王称阿萨兰汗,意为狮子王 (后改称亦都护)。冬住高昌,夏居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破城子)。西州回鹘后来改称为"畏兀儿",也就是现代维吾尔族的先人一支。西州回鹘于10至11世纪,与五代、北宋关系密切。12世纪初隶属西辽。13世纪初归附蒙古。

 

    第三支回鹘部落跨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到达葛逻禄驻牧的草原地区,史称“葱岭西回鹘”。公元10纪时,这支回鹘部落在发展壮大后,联合葛逻禄、样磨等族于10世纪中叶建立了强大的喀剌汗王朝,于十二世纪被西辽所灭。



总数:1 页次:1/1 首页 尾页  


发表评论:
文本/html模式切换 插入图片 文本/html模式切换


附件:




Copyright © 2005-2012 CLQ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CLQ工作室 版权所有